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
时间:2024-11-19
A-
A+
近年来,干细胞的应用研究给肝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为那些无法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替代疗法。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它不仅负责清除体内的毒素,还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胆汁的分泌、血糖的调节以及脂肪的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一个健康的肝脏能够有效地维持身体的内环境平衡,保障其他器官的正常运作。肝脏疾病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等,由于肝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应以积极预防为主。
据临床资料显示,不同原因的肝损害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肝炎—肝硬化—肝癌。
·2014年,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发布了我国第1个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专家共识。
·2021年,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再次发布了《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专家共识(2021)》。共识指出,目前为止,干细胞移植已被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干细胞可以改善患者的肝脏生化指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曹葆强、许瑞云团队等对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研究表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门静脉回输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临床治疗的可行性。王福生院士团队分析了45例慢性乙肝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其中30例患者接受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UC- MSC)经外周静脉输注治疗,15例患者接受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后结果显示治疗组腹腔积液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MELD Na评分明显减少。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郭晓钟等经股动脉肝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肝硬化102例报告,术后复查提示:血浆蛋白改善在各项指标中最显著,其次为凝血功能的改善,可改善肝脏合成蛋白功能,对目前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具有积极意义。第2个明显改善的指标为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同样代表肝脏的合成功能提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应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石磊教授等研究合作,对13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慢性肝衰竭急性发作(ACLF)的临床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安全,并且可以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和生存率。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肝病治疗上临床经验丰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改善失代偿期间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凝血酶原的功能有明显效果。选取院内9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外周静脉注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常规治疗方案,在治疗第0 周、4周、8周后,临床表现、体征指标显示患者在1~3周内水肿、乏力、尿少等症状有所缓解,4~8周内症状持续好转,试验组在第 8 周后肝功能合成指标( ALB) 较治疗前具有明显的改善。
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其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肝炎可以说是肝脏病变的第一步,肝脏的最初感染反应出来就是肝炎。若不加以控制,肝炎会进一步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
近年来,干细胞的应用研究给肝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为那些无法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替代疗法。
一 、干细胞治疗肝病的原理
干细胞治疗肝病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化再生为肝细胞。干细胞在进入人体内能够通过归巢效应,迁徙到受损的肝组织周围,并分化再生为新的肝细胞,替代原有损伤细胞,缓解肝脏损伤,帮助肝功能修复与再生;
2)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干细胞具有旁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这些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在肝损伤的环境中相互影响,表现出抗炎症反应作用,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
3) 抗纤维化。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通过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直接降解肝内过量沉积的细胞外基质,从而减轻肝纤维化;
4)免疫调节。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它能够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来进行肝脏内部环境的微调节,可减轻炎症反应所带来的肝脏组织损伤。
二、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截止2024年3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项目有39项。
其中中国在干细胞治疗肝病临床试验占据了一半。
此外,还有解放军第302医院、解放军105医院、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都曾开展相关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