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员成功制造干细胞成“心脏补丁”,可有效治疗心衰
时间:2017-03-21
A-
A+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一种,更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全球患者已有2000余万人。此前已有的治疗手段仅可延缓病程,无有效方法。但德国科学家却提出了新的思路,利用现在最先进的生物医学,使用人身体之中的“万能细胞”干细胞制造心脏补丁,来帮助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疾病。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一种,更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全球患者已有2000余万人。此前已有的治疗手段仅可延缓病程,无有效方法。但德国科学家却提出了新的思路,利用现在最先进的生物医学,使用人身体之中的“万能细胞”干细胞制造心脏补丁,来帮助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疾病。
近日,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DZHK)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从人的多功能干细胞中培育出一种可搏动的心脏组织,也称为“心脏补丁”或“人造心肌”(EHM),首次成功地用于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测试。
这种“心脏补丁”在满足临床条件时可用于所损失心肌组织的再造。此外,采用创新的、个性化的3D打印技术,可为患者生产大小和形状适合的心脏补丁,而且表现出成人心脏的特性,提高了心率过程中心脏的力量,这在之前的实验室试验中从未实现过。
EHM可直接用做心脏补丁和新药的研发及测试,无需再做动物实验。心脏修复要求能把心脏补丁从实验室精准地安装到病人的心脏上,而对于医药研发,具有与心脏相似的稳定的功能,以及能用动力损耗、细胞死亡和生物标志物的释放等典型临床症状模仿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则是关键。DZHK的研究人员开发的方法不会危及受试者和病人,恰好可用于开发有效而安全的医药。
此前,已有日本科学家用一只猕猴干细胞培育出的心肌细胞,修复了其它五只猴子的破损心脏。这是干细胞治疗心脏病史上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