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心脏的“伤痛”,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效果更好
时间:2016-11-07
A-
A+
近期,迈阿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在内的两种干细胞治疗心脏病,可更好地改善心脏功能。
最新的这项研究表明,与单独使用任一细胞相比,在单一疗法中组合两种类型的干细胞有着有利的协同效应。这两种细胞包括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cKit+的心脏干细胞。
因冠状动脉疾病或病毒性心肌病而引发急性心脏损伤的患者可通过目前的疗法来稳定。不过,现代医学在修复心脏损伤方面能力有限,这会对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通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来促进心脏受损部分再生,是很有价值的。然而,这些疗法仍处于临床研究的试验阶段。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展示了遗传谱系追踪和活组织成像的数据,表明心脏干细胞可以在小鼠心脏组织中形成新的心肌细胞。将这些小鼠的心肌外植体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作者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两种因子,干细胞因子(SC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可促进心脏干细胞增殖,迁移出外植体,并分化成跳动的心肌细胞。
“我们的新研究发现了改善心脏功能的潜在因素,有望为心脏受损或表现不佳的患者开发出干细胞治疗法,”研究人员表示。“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了解细胞如何相互作用及其内在机制,这样我们才能开发出更有效的干细胞治疗手段,让受损的心脏再生。”
具体来说,在心脏干细胞中触发SDF1/CXCR4通路可促进细胞迁移和分化,而SCF与心脏干细胞表面的cKit受体结合又促进了细胞增殖。这种间充质干细胞与心脏干细胞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靶点,可增强心脏中内源心脏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形成。
目前研究人员正推出一项新的临床试验,以研究组合间充质干细胞与心脏干细胞疗法对继发于心肌梗死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