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或将成为肝病治疗的新途径
时间:2020-07-30
A-
A+
。随着再生医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人类肝脏再生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相信未来,无论是肝炎还是需要肝移植治疗的重症肝病,都会迎来更好的治疗局面,造福更多的肝病患者。
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7月28日定为 “世界肝炎日”。2020年7月28日是第十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确定了今年宣传主题为:“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据2018年10月中国-巴基斯坦联合肝病学术会议上报道:全球有4亿肝炎感染者,没有肝炎抗体的人都会在不知情中被感染。其中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人,丙肝感染者约1000 万人,每年约33 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肝病对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很大肝炎在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类型有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炎,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甚至引诱肝功能衰竭、肝癌等严重性疾病。因此,趁着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国内关于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
肝损伤的进展
近年来,虽然肝炎治疗新药上市频繁,但目前肝病大多采取保守治疗手段,尤其是急性和慢性肝功能衰竭。供肝缺乏、免疫排斥反应、价格昂贵等因素阻碍了肝移植技术的进一步开展和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泌营养物质和细胞因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肝脏局部微环境,来促进肝脏的再生,减轻肝组织损伤。静脉回输后可分布到肝、肺、骨髓和肌肉等各个器官,并在受损或炎性部位聚集。相比传统的肝病防治手段,干细胞疗法具有多靶向性、系统性、调节性干预功能。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硬化是肝病临床常见症状,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约占肝硬化患者的60%一80%。有七成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有关。多数发生在病毒性肝炎发展形成的结节型肝硬化基础上。其中以酒精性肝硬化合并病毒性肝炎发生肝癌的风险性更大。失代偿期肝硬化是肝硬化的终末期,而且不可逆转。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近年来,尽管随着口服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上市,失代偿肝硬化患者也能得到行之有效的病因治疗,但每年仍约有100万人死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2019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正式启动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临床研究项目,并面向社会招募82名乙肝肝硬化患者免费接受干细胞治疗。根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官网发布的消息,两位受试者已经接受了干细胞治疗,生命体征正常,无过敏症状和排斥反应,也没有焦虑等心理不适表现。
查阅资料发现,除了武汉大学开展的项目外,解放军南京军区上海肝病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等也有相关研究。南京军区肝病中心主任陈成伟教授于2010年11月-2011年5月,对20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开放、剂量递增的前瞻性研究。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三个剂量分别为低(5×107)、中(1×108)和大(2×108)3个剂量标准向患者静脉输注,每个患者接受3次。该项试验在美国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NCT01342250),试验严格按照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进行记录和随访。结果表明:静脉途径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耐受性良好,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MELD Na评分由15.18下降至13.46,MELD明显减少。
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针对8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纳入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间充质干细胞辅助治疗,可以优化肝功能并抑制病情进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目前有7项经卫健委备案的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项目,均采用间充质干细胞。
2、干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方面的临床研究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疾病,是免疫系统由于识别或其他原因误将自身组织认定为外来侵入体而进行攻击。导致肝脏代谢异常,其特征是高水平的转氨酶和免疫球蛋G(IgG),自身抗体的存在以及组织学上的界面性肝炎,具有渐进性,临床表现多样化,甚至有些患者发病起初无临床症状,容易发展至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增加癌症的风险。自身免疫性肝炎好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有10~30岁及40岁以上两个发病年龄高峰。大多数起病缓慢,和一般的慢性肝炎在症状、体征上没有大的区别,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泻、腹痛、黄疸、肝脾肿大、消瘦等,转氨酶明显升高,最后可进展为肝硬化,个别的还可能发展为肝癌。少数病例起病急,甚至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
未来展望
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对于重症肝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肝脏移植、人工肝等。当前肝脏供不应求的现象十分显著,在国内供需比甚至达到了1:30的严峻比例。随着再生医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人类肝脏再生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相信未来,无论是肝炎还是需要肝移植治疗的重症肝病,都会迎来更好的治疗局面,造福更多的肝病患者。
一人存储,全家受益
干细胞用于异体时不需要配型,存储干细胞,当任何一个家人有需求时,都可以使用,让全家人都多了一份保障。目前临床采用的干细胞主要是来自异体的间充质干细胞,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采用自体干细胞进行治疗,这就需要提前进行储存,目前我们了解的干细胞储存主要是胎盘及脐带血等围产期干细胞储存,而现在牙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储存也越来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