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效果怎么样?-行业动态-泓信生物——汇聚有生命力的未来
  • 免费咨询电话
    400-999-2999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效果怎么样?

时间:2020-01-16

A-

A+

干细胞(MSCS)是一种低免疫原性干细胞群,具有易获取、易扩增、易保存等特点,可诱导免疫耐受、降低免疫反应、促进损伤修复。

干细胞(MSCS)是一种低免疫原性干细胞群,具有易获取、易扩增、易保存等特点,可诱导免疫耐受、降低免疫反应、促进损伤修复。

干细胞因其可自我复制、多向分化、高度增殖等优势而成为替代肝脏移植治疗肝硬化有效方法。


细胞


传统方法干预肝硬化不尽人意
肝硬化属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关注健康问题之一。肝硬化因其具有进行性、弥漫性等特点,因此会长时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多种疾病均有可能引发肝硬化,其发病率较高。
传统干预肝硬化方法——肝移植,虽然是最有效干预手段,但由于肝源缺乏、手术费用较高及术后排斥反应等问题,使得肝移植干预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肝硬化干预方法研究成为是医学界研究热点。
利用干细胞疗法干预肝硬化是近年新出现干预方法。由于干细胞具有较强增殖能力与多潜能、定向分化等功能,再加上国内外已有利用干细胞疗法干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成功案例,因此利用干细胞疗法为干预肝硬化提供了新思路。
肝脏
干细胞疗法干预肝硬化两种机制
目前认为干细胞疗法干预肝硬化机制有两种: 一是功能性肝细胞的增殖和转化。另一种则是通过旁分泌改善微环境。
1、干细胞增殖和转化:当干细胞进入肝实质后在微环境刺激下一方面可分化为肝脏卵圆细胞,另一方面可直接分化为肝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
因细胞呈卵圆形而被称为卵圆细胞。成年人肝脏中卵圆细胞极少,主要分布在门静脉周围,处于静止状态。当肝脏受到致病因素刺激时,本身存在肝脏卵圆细胞和新分化生成卵圆细胞因微环境发生改变和细胞因子刺激分化为肝细胞、胆管细胞等。
Goff 等发现干细胞可分化成肝卵圆细胞和肝细胞,且这些由干细胞分化而来卵圆细胞表面表达了造血干细胞 CD34、Thy-1等标志。研究还发现,干细胞在联合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后可转化为肝细胞。

2、干细胞旁分泌功能:当干细胞进入肝脏后,不论是发生细胞分化还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均离不开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
这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将激活肝祖细胞,最终抑制星状细胞激活并促进其凋亡,同时抑制损伤部位炎症相关细胞增殖和迁移。
研究发现,参与旁分泌作用因子主要有肝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IL-10等。每种细胞因子和介质作用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却是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抗纤维化。

如肝细胞生长因子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加速肝功能恢复等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则参与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


细胞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四川省某医院内三科利用干细胞疗法开展2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全部患者年龄在29—6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39. 2±12. 6) 岁。
(图1) 20 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比较 (x ± s,n =20)
所有患者在接受干细胞疗法干预后,ALT、PT、BL 等各项肝功指标均明显下降;且均未出现感染、恶心、栓塞以及出血发热等不良反应。
(图2) 干细胞移植干预组与对照组MELD评分的META分析森林图
干预3个月后,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水等不良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未出现各种副反应。
(图3)干细胞移植干预组与对照组TBIL水平的META分析森林图

综上所述,干细胞移植干预肝硬化可以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肝功能且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推荐:

打破传统治疗方式,干细胞疗法将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让肝“软回来”

牙髓干细胞应用

牙髓干细胞临床